公司介绍沉浸式品牌 新闻中心万娱引力资讯汇集 东部世界文旅沉浸演艺 触电IP沉浸娱乐 联系我们投资及项目合作

要做IP新时代的弄潮儿

媒体:亿欧网发布于2016年04月19日

[亿欧导读]

“衍生品是IP开发核心之一,线下体验是万娱引力不同于别的IP衍生品的独特所在,这个用真实和体验博取观众喜爱的衍生品项目,在商业价值、模式搭建、前景期望上又有怎样的思考呢?”


自从IP被腾讯提出后,“知识产权”一直被大公司热炒,小公司也忙不迭地的进行内容开发与创业,IP报价不断攀升,从电视剧单集破百万到热门网络剧观看破亿,火热的文化消费点燃了资本市场争夺IP开发权的战火。IP本身并不考验开发者,而IP的衍生品开发才真正考验开发者对内容的把控。


万娱引力是一家专注开发线下场景体验的IP开发公司,创始人周箫。

2015年10月万娱引力对外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由AC加速器领投,五岳元航基金、北京北软基金、梅花天使基金,以及部分个人天使跟投。此次亿欧主办的文娱沙龙也请到了创始人兼CEO周箫为我们分享线下内容搭建的诀窍。

周箫向亿欧介绍,万娱引力已拿到《鬼吹灯》线下沉浸体验搭建的5年版权

“触电”项目就是基于此IP开发的产品。“触电”类似于影院的一个放映厅,与传统的电影放映不同,万娱引力的“触电”是通过各类设施让体验者体会到原著的环境与历险过程。用户进入场景架构师搭建好的布景中,3到5人分为一组,单次体验将设置3个或多个剧情组,由“胡八一”或是“王胖子”带领用户进行盗墓体验,全程将有主角与用户进行互动,最后“历经千辛万苦”获得宝物。

据万娱引力调查发现,用户在体验中主要期望有三种临场体验:1)希望与主角产生互动;2)能体验当粽子(《鬼吹灯》中的一种怪物);3)体验盗取宝物的感觉。基于此,万娱引力提出了“十感”概念,简单说来就是尽可能的还原,用户从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感觉上获得全方位体验。

例如,潮湿的墓室会有真的青苔和水汽,发臭的棺材中会用真实的肉类发酵后涂抹出味道,甚至在财宝选择上,周箫也承诺会直接放置真实有价值的财物。

为了达到引人入胜的临场体验感,团队将场景尽可能的模块化,让每个单个小环境有独立的控场。周箫介绍,为了保证体验者能深入场景中,他们会在群演中安排人物与用户产生对话。每个用户在体验过程中的动作反馈也都被万娱引力的IP架构师计算在内,通过精妙的策划保证体验连续性。

此类线下搭建的难点在于真实与好玩的平衡,过于真实会让欢乐度下降,过于好玩又缺乏了真实性。“我们在喝酒环节会使用真酒”周箫说道,“在最后的摔酒碗环节也会让群演带用户一起摔。”长时间的沉浸感加上类似摔酒杯的高潮节点,观众很容易就进入了沉浸世界。

在周箫看来,早在2012年IP就已经成为热门词汇,彼时的变现方式仍依靠粉丝经济,通过大量复制产品获取利润。从2015年开始,IP的开发延伸到了“二次消费”领域,看完电影或小说的消费者开始寻求衍生品、游戏、演出等衍生消费。“触电”带来的新思考是,从原有的纯精神消费,是否还有回归线下进行体验的价值?

在商业价值上,周箫表示,目前零售商业业态进入疲态,虽然电影票房市场不断刷新纪录但线下的电影院并非全都在赚钱,“触电”作为新的消费业态,将成为新的商业“火车头”,为零售业态引入流量。除此之外,“触电”未来还将拓展到非商业中心,在周箫设想下,未来高阶版本的“触电”会让体验者在郊外封闭的大古堡中度过两天时间,全身心获得体验,力争成为线下消费体验的新代表。

IP选择上,周箫表示目前更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的题材,逻辑在于消费者寻求脱离现实的体验,目前在开发上此类IP也更有利于搭建场景;同时周箫也不排除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VR/AR等技术发展良好,“触电”会采纳更多元化的IP。周箫表示“触电”对于IP方也是一种粉丝培育,帮助IP方维护粉丝,维护粉丝群体对IP的忠诚。未来万娱引力不排除会与相关工作室共同开发IP,共建衍生品生态。

从产业化角度来看,目前线下体验消费仍比较少,这对万娱引力是机会也是挑战,在周箫看来,用户的文娱消费体验还是需要回归到线下,演唱会、演出、音乐节等活动缺乏长期体验的机会,万娱引力希望通过搭建设施提供长期的文娱体验。据周箫透露单个“触电”搭建时长在2个月左右,消费者日均有500到900人,单次客单价将低于100元。

就目前而言,IP衍生开发也是各巨头重点布局方向,海外已有环球影视城、迪士尼乐园等范例,包括华谊、光线、万达在内的影视方各自酝酿着影视公园或文化消费场景。对于万娱引力来说,存在以下三方面的挑战:

1)IP开发压力首先来自于硬件成本,除了维护成本外,单个项目存在时长也将决定此项目能否盈利;

2)周箫透露,IP架构师不同于一般编剧,在规划场景和用户体验上有较高要求,在公司业务扩大过程中,足够的策划师会是体验保证;

3)IP衍生品最佳竞争力在于模式的创新与IP运作能力,一旦没有持续的IP支持或受到巨头狙击,对线下搭建会是极大挑战。

围绕IP衍生品开发,创业公司的成功机会在于独特与垂直,巨头早年无法进入衍生品经济最大的原因在于单个垂直产品链条过长,开发周期长,单个IP很难实现所有衍生品开发需求,创业公司利用垂直整合能力可以保持与IP方合作关系,实现自身更大发展,类似的文娱开发关系中,“共赢”会是创业企业与巨头最好的关系。